白茆镇南濒长江,背依无为大堤,系长江冲积洲。白茆洲又名白马洲,相传清王朝为奖励李鸿章,特准其跑马占荒,其家人骑了一匹白马在这片土地上跑了一圈,白马所到之处圈内的土地均为其所有,故而得名“白马洲”。因洲内盛产芦苇,白茅一片,又称“白茆洲”。白茆四季分明,朝阳落日云霞烟蔚,所谓“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白茆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入胜,天然朴素的原生态环境,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白茆成洲两个世纪,一代又一代移民登洲开发,垦荒造田,与自然奋力抗争:连圩、并洲、修堤、筑坝、造闸、建站.......并多以洲、坝、垄、圩、套等命名地名,别具地域特色,诸如:小江坝、三洲、五洲、六洲、七洲、仔洲、大兴洲、复兴洲、门坎洲、连州、三垄、南垄、义圩、套南、套北等。二百余年的接力,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堤防,像一个巨人臂膀,把白茆洲紧紧地搂护,因此白茆洲又有一个美丽的别称——永定大圩,她寄托着白茆人民对长江安澜,生活安康的美好夙愿。
(省级首批美丽乡村——套北油菜花海)
(白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白茆镇以区委、区政府争创“八百里皖江第一区”为契机,吹响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白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集结号,谱写好“红+绿”这篇大文章,奋力打造花卉观赏区、果蔬采摘区、粮油生产区、水产体验区、农产品加工区、蔬菜集成区、红色文化展示区、美丽乡村样板区、光伏节能区、江豚科普区。
白茆曾辖红旗、六洲、江坝、黑沙洲、新沟、五洲6个乡,1992年撤区并乡改称白茆镇,2005年黑沙洲乡整建制并入,2014年4月区划调整隶属芜湖市best365官网下载_谁有365比分链接_365直播是什么。白茆镇域面积123平方公里,长江岸线75公里,户籍人口8.3万,耕地10万亩,辖17个村和江坝、六洲、三官殿、黑沙洲4个社区。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初步形成了特色蔬菜,精品瓜果,绿色粮油,生态水产,健康畜禽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有“安徽省农业状元”之美誉。
(白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意稻田)
(黑沙洲水域是长江微笑女神江豚的栖息地)
白茆是革命老区,人杰地灵,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六洲暴动旧址及胡竺冰故居”是芜湖市文物保护单位。皖江革命史中的许多大事都发生在胡竺冰烈士的故居——胡家瓦屋。
在胡家瓦屋打响了皖江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六洲暴动;从胡家瓦屋走出了党外布尔什维克——胡竺冰;抗战烽火中,在胡家瓦屋诞生了——新四军第七师;渡江战役期间,胡家瓦屋是解放军前线部队指挥所,永胜村是27军79师“济南第一团”渡江第一船始发地。原省政协主席张恺帆评价胡家瓦屋是:皖江人民的革命摇篮,共产党的活动中心。
1930年12月7日下午,中共无为县委特委组织参加六洲暴动的人员收缴了五号头民团和一些大户人家护院的枪支,日暮时集中到新华寺。刘静波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司令员刘静波、政委任慧群、政治部主任张恺帆。下辖3个中队,分别由吴锦章、吴大培、倪化黎任中队长。这支200余人的队伍经唐家摆岗,于子夜时分强攻国民党六洲自卫团据点。至凌晨,未克。此时,汤沟、三官殿一带敌自卫团前来救援,敌众我寡,兵力悬殊,暴动部队被迫撤出战斗。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在芜湖中心县委总结会上说的:“这是一次军事演习,它锻炼了党,锻炼了皖江人民”。
(新四军七师1941年5月1日在胡家瓦屋正式成立)
新四军第七师由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700余官兵,三支队挺进团及无为游击纵队合编而成。1941年5月1日在白茆洲胡家瓦屋正式成立,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委曾希圣。不久,师部迁至红庙镇三水涧。下辖19旅及挺进团。1943年3月,整编为4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同年9月5日,新四军军部决定将第二师第六旅十六团划归第七师建制,对外番号“巢大”团,直属师部领导。1945年10月,第七师发展壮大到30000余人,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3个旅共9个团,代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
七师成立后,根据坚持皖中,发展皖南、沿江地区的方针,积极抗战,共作战2000多次,歼灭日伪军20000余人,成为皖江抗战劲旅。皖江解放区是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白茆镇永胜村是解放军赫赫有名的“济南第一团”渡江作战的始发地。1949年4月20日19时20分,27军79师235团开始从白茆洲强渡长江,其中1营3连2排5班指战员及船工20余人冒着对岸国民党守军的密集炮火,冲在最前面,于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抢滩登陆成功,成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在渡江战役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年的白茆区浃南作业区将渡江作战牺牲的16位解放军指战员安葬在永胜村大坟茔,2008年12月白茆镇政府重建墓园,以缅怀先烈。
(白茆镇永胜村是渡江第一船始发地)
胡竺冰烈士故居当地人称“胡家瓦屋”,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现存房屋50余间,建筑面积约1500㎡,砖木结构,辅以廓檐四合院,建筑工艺装饰有简单的木雕、石雕,风格简约,为典型的民国民居建筑。2020年市文物局拨专款对胡家瓦屋进行了修缮。2021年白茆镇党委、政府在胡家瓦屋建设了白茆红色传承馆。展陈六洲暴动发生、胡竺冰烈士事迹、新四军第七师成立、渡江第一船始发地等发生在白茆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的平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滚滚东逝的长江孕育了无数风流人物。着名爱国民主人士胡竺冰出生在白茆洲,被誉为“党外布尔什维克”“鲁迅式的战士”,镇内通向塔江路的大道被命名为竺冰路。从胡家瓦屋走出了军旅作曲家胡士平,他的作品《人民海军向前进》、《军舰就是我们的家》、《珊瑚颂》至今仍广为传唱脍炙人口。来自旭光村新华片的新四军老战士任球,曾任广州军区空军政委,正兵团职。义圩村双窑片的何忠友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从新园村应征入伍的汪为国成长为共和国的少将。江坝社区复凝片的汪开发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黑沙洲二垄村王兴祥当选党的九大代表。还有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原镇党委书记季学谦,露仙公司张益仓,三垄小学周凤珍,六洲轧花厂宁绪好,供销社王绪坦,影剧院项传喜,黑沙洲初中周艳,旭光初中张先庚,新华小学张建祥,大江村陈先平,套北村王文俊等人,层出不穷。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白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八百里皖江的北岸,熠熠生辉。明天的白茆将更加灿烂美好!明天的白茆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绿色之洲,生态白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