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亩均论英雄” 安徽蹚新路

        发布时间:2022-12-30 15:42信息来源:安徽经济报 安徽经济网 作者:区经信局 阅读次数: 字体:【    】


            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实施,首笔“亩均英雄贷”获批发放,“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提前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万元、355.1万元……
          翻开2022年安徽“亩均论英雄”改革成绩单,用数据说话,探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全省掀起“亩均论英雄”改革热潮,安徽正借力新指挥棒,吹响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走出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的新路子。
          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不久前,安徽这一改革创新成果获2022年中国管理科学奖管理促进奖,该奖项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报经国家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科学技术奖。这也意味着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为全国提供更多安徽经验。
          一场“用改革谋出路,以亩均论英雄”的声势浩荡的改革举措,犹如势头强劲的东风,激活了“一池春水”,为安徽获取最大效益的发展蓄积动能……

          用好指挥棒 加速“腾笼换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
          如何用好亩均的指挥棒,盘活沉睡资源,倒逼产业优化升级,让“黄金地块”流淌“黄金效益”,安徽明确战法打法,制定实施《2022年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坚持以省指导、市主导、县主体,按照探索试行、推广提升、深化改革“三步走”工作安排,分阶段逐步开展亩均效益评价。
          对企业,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并重,推动各地出台用电、用地等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区域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调整。
          注重“评”“用”结合,科学测算全省亩均效益,强化结果运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用地政策上,省政府出台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在财政奖补上,市县财政奖补差别化政策实现全覆盖,优先支持A、B类企业申报和享受各级各类财政奖补政策,D类企业不再享受。在用能政策上,省发展改革委出台企业用水用电用气差别化价格政策。在金融创新上,创新“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模式,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专项政策,建立“亩均英雄贷”结对服务机制。
          今年8月16日,安徽省“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构建了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数字化平台,为亩均效益评价提供数字化赋能。
          “通过‘亩均论英雄’改革,列出企业效益的‘体检单’,开出分类施策的‘处方单’,亮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推动企业腾笼换鸟、产业凤凰涅盘。”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用数据说话 摸清工业家底
         
          面对全省上下掀起的这股改革热潮,实施1年多来成效如何?记者从省亩均办了解到, 目前全省16个市已全部完成评价工作,提前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
          全省工业底数全面摸清,共有16846家规上工业企业参评,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87.8%,总占地面积95.3万亩,税收总额1581.7亿元,营业收入总额33848.4亿元。
          从各市来看,2021年亩均税收前三位的是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分别为32.9万元、21万元、17.4万元。从行业来看,亩均税收前三位的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子信息业、白酒饮料业,分别为55.7万元、38.3万元、27.9万元。
          通过亩均效益评价,我省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共倒逼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9万亩、闲置土地4.43万亩。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投资项目2022年亩均投资准入门槛平均值达280万元,较2021年提升43%;亩均税收准入门槛平均值达20万元,较2021年提升58%。
          全省也涌现出一批“先进生”“上进生”。明光市、当涂县、芜湖市湾沚区、广德市、桐城市等5个县(市、区)亩均效益考核,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马鞍山市开展铸造产能综合评价和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累计清退低效铸造产能 132万吨、能耗指标9万吨标准煤,优先投向亩均效益领跑者。
          在人才政策上,宣城市宣州区创新设立“政聘企培” 人才引育用留模式,引进人才优先派驻到A、B类企业;明光市对A类企业发放服务绿卡;广德市遴选A类企业中的优秀企业家入驻企业家群英馆。各地也积极探索提升亩均效益方式方法,总结提炼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循环利用等“提高亩均效益十二法”在全省推广。
         
          讲好安徽故事 加快提档升级
         
          眼下,向土地要效益,努力破除“成长的烦恼”,充分挖潜“发展空间”、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已成为全省上下发展的共识。“亩均论英雄”改革也从最初企业不理解、部门不支持,到现在企业认可、社会赞同、全省推广,每一位参与者都逐渐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
          对标江浙先发地区,接下来,安徽又将如何答好“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必答题”?
          省亩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深做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协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企业提质降本、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标准地”改革、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等重点工作。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力度,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推广“亩均英雄贷”,建立健全“亩均英雄白名单”制度。实施分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发布重点行业亩均领跑者名单,树立先进典型,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制造方式、商业模式等创新,加快“亩均效益”提档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