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吴俊,男,1982年9月,湾里街道工作人员,党员,退役士官。
事迹简介:他是一名转业士官,2017年10月就职于湾里街道综治办,工作中勤奋好学、任劳任怨。2019年3月加入芜湖市蓝天救援队,参加溺水者遗体打捞,寻找走失人员,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主动请殷,到老旧小区进行防疫消杀,在疫情值守卡点认真负责;为了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更是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传递正能量。吴俊在疫情防控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军人的风范鞭策自己,退伍不褪色!
正文:
下水搜救 打捞救援
他说记得刚加入芜湖蓝天,第一次在芜湖蓝天微信群中接收到任务信息,有人落水,速援。虽然这是他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但他立刻行动起来,向着目标汇聚。到达目的地,下水搜寻,其他队友有的沿岸搜索,有的维持现场秩序,溺水人员被打捞上岸后,大家轮流为溺水人员进行CPR急救,120到达现场,宣布人员已死亡,于是急救停止。在队长的口令声中,所有在场蓝天队员集合,立正、脱帽,向遗体三鞠躬,宣布收队。他说他忘不了江上、湖面每一次救援;忘不了寒冬大河、简单跳入冰冷的水中救援;忘不了酷暑凌晨在没有空调的救援车中忍受着蚊虫叮咬短暂休整,等待天明继续救援行动.....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种现代侠义精神感动了他,从此他认定了蓝天这支队伍,这条路。目前为止,协助政府打捞落水车辆2辆;溺水事故救援5起,救援打捞遇难者遗体近8具。
参与黄手环 “让爱回家”
吴俊说他永远忘不了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在深夜里,他们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乡村角落寻找走失的老人,他说他会一直坚持在黄手环的路上,黄手环路上的故事多,感动更多。他希望他们的爱象黄手环一样播撒四方,他们去宣传、发放黄手环,坚持在“让爱回家”的路上。他坚信,总有一天,黄手环会家喻户晓,每一位老人都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路人的援手,哪怕只是帮助打一个电话。
在搜寻那些走失的老人时,他说他总是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希望爱真得可以传递,希望他的父母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够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他坚持的动力。到目前为止,他们为芜湖的老人免费发放黄手环近15000余枚,帮助近50位走失老人依托“黄手环”找到了家。呼唤这个社会的正能量,不如从自身做起,每个人发出一份热、一点光,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小,但可以燎原。
不畏艰险,主动请战,当好“消毒员”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芜湖蓝天救援队号召蓝天救援队员为抗疫工作出一份力,义务开展消毒作业,用行动抗击疫情。疫情期间,他们公益为湾里街道辖区无物业管理的安置老旧小区、村庄等进行消毒,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洁、洁净。吴俊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普通队员。
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他作为机关党支部一名普通党员,无所畏惧,主动请殷:“我是湾里人,湾里境内的村桩我熟悉,这里的消毒任务就交给我吧!”
就这样,他背负沉重的药水桶,走遍了街道境内的朱村、韦岗、芮咀、大胡村等老旧小区村庄,以及芜潜小区、凤鸣湖小区等无物业小区,装满消毒液的弥雾机重量达25公斤,他穿着不透气的雨衣,背着设备行动举步维艰。冷风中他刚走了10多分钟,就热的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喷洒消毒液时,虽然戴着口罩,但仍有部分气体被吸入嘴里,一趟下来,嘴巴木木的,嗓子发涩。即便如此,他没有丝毫怨言。
往往消杀一遍下来,脚趾都被磨的起了好几个水泡。由于老旧村庄路况复杂,一次,吴俊在老村庄里消毒时脚趾不小心受伤,但他却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坚持将消毒工作做完,才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了简单的处理。就这样循环往复,每隔一段时间,只要与驻点值班时间不冲突,他就会去参加志愿消毒服务。至今,他已经参加了6次了。
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当好“守门员”
芜潜小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这里住着330户人家。在“管控无覆盖、无死角”的总体布局下,街道抽调了以退役士官为主的8名机关工作人员值守这个小区,吴俊就是其中一名。接到通知后,他迅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把8人、24小时的轮班表、值班内容、注意事项及自己值班中遇到情况,随时通过发送图文方式随时提示和报告。
每个班次中,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夜深人静,他总是拿出军人的风范,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守好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的大门,仔细查看每一辆进出的车辆,询问每一位进出的居民,给困难人员入户发放口罩,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填写外来返芜人员的登记表,“扫码验证”的方法核实返芜人员个人轨迹,还把容易记忆的段子转给其他换班的人。“一场疫情让13亿中国人不得不做出7大改变。……最神奇的是,小区门口的保安都成了“哲学家”: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然后深情地给你“一枪”,看你是不是发热了。就这样,吴俊和大家通过“拦、访、查”,坚守着芜潜小区的健康安全。
义务献血 践行雷锋精神
吴俊虽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但他时刻都关注疫情的变化,当看到钟南山院士呼吁大家踊跃义务献血的视频后,他第一时间查看了自己上次献血的日期。根据献血间隔规定,他要等今年4月份才能符合再次献血。4月湾里街道组织义务献血,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这次一献又是400毫升。
一次义举很简单,一直坚持却很难,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可重来,吴俊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说:“我希望能以义务献血的方式践行雷锋精神,奉献一份爱心,我觉得十分开心,义务献血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希望我的血液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吴俊说做公益,他用真心去付出了。他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紧急救援,只要群众有需要,无论是白天黑夜,数九寒冬,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出队救援,不曾索求任何回报。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
他的善行义举仍在继续,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无私奉献社会的行为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个人应该向他一样,把学雷锋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当志愿者、做文明人,把学雷锋活动具体到每个细小行动中去。吴俊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军人的风范鞭策自己,退伍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