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认真聆听了市委书记单向前同志所作的市委工作报告,报告通篇闪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伟力,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作为在街道工作的一员,我深受启发,结合在基层工作实际,谈三点感受。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重要推进方式,是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的社区管理手段。加强社区网格党支部建设则是顺应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夯实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网格党支部建设是实现社区党组织网格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实质就是延伸党在社区的“触角”,把党组织建在社区工作的“神经末梢”上,是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街道社会治理现状
自街道提出“1421”群众工作法以来,打破了原有的基层党支部架构,以网格为基点,成立网格党支部,把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有效结合,提出“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党小组建立在楼栋里”的理念,将原来零散的党员,以网格、楼栋凝聚起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街道现有网格党支部27个,以党群议事点为阵地,通过“三会一课”,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工作有保障、活动有场所、作用有平台的总体要求,建好网格党支部的运行机制。
街道机构改革后,搭载网格化管理,街道“两中心”开始实体化运作。一是设立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建立为民服务“1+1”工作机制。根据四褐山街道管辖大小,在区人力资本产业园设置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以15分钟为半径设立四山社区分中心,实现为民服务“1+1”工作机制,以满足辖区居民办理各项业务。中心和分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全部服务事项,从“专门专岗”转变为“全科全能”的多面手,培育“全科社工”,形成前台全科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受办分离”的“只需跑一趟”服务模式。二是设立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综治)中心和社区分中心,建立社会治理“1+4”工作机制。街道设立1个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4个社区设立分中心,实现街道社会治理“1+4”工作机制。4个社区主任是分中心主任,N个社区工作人员是分中心成员,N个“四长”是网格助理员,形成涵盖N个网格+N个网格员的社区治理机制,完善“四长-社区网格员-社区网格化管理分中心主任-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主任”的四级组织架构,加强全街现有22个网格员、47个微网格员的人员选配,实现网格服务全覆盖。
三、街道社会治理具体做法
1.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创新选拔培养机制。采取上级选派、群众推荐的方式,选拔党性强、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进支部班子,注重从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群体中发现培养带头人,从社会优秀层面引入网格党组织书记,将“能人”请到网格中,为网格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完善网格党支部的运行机制。一是完善保障机制,社区要对网格党支部产生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和奖补。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以及党支部开展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重点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党日活动等制度的落实,建立社区网格员联络制度,切实增强网格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的上下联动。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对网格党支部实施评议考核,每年组织开展评比,对运转顺畅、活动正常、作用突出、群众公认的网格党支部,对组织有方、工作出色的支部书记,予以表彰并推荐到区、街优秀表彰。
3.推动网格党支部的活动经常化。按照教育管理、创新载体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网格党支部党建活动的源动力。一是全面摸清网格内的党员底数,分不同类型的党员进行管理,对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退休党员“接管”,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党员管理体系。二是发挥网格内的“四长”以及社区志愿者等资源,组建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矛盾调处、隐患排查、便民服务、关爱邻里等活动中去,不断提升居民自治水平。三是让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在楼栋内张贴党员信息、一句话承诺和服务范围的公示牌,实现居民群众遇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的效果。四是通过探索“积分卡”的管理模式,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党员、“四长”进行积分奖励,形成“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浓厚氛围。
4.定期研判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社区党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网格民情研判机制,重点研究处理网格党支部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社区党委一般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听取网格党支部、党群议事点收集民情民意的情况,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社区党委无法解决的,逐级向街、区级反映,寻求上级的帮助和支持。这成为社区党委民主决策和加强对基层工作领导的过程,使反映的一些共性问题能够从面上得到解决,切实达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目标。
下一步,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下功夫,推动四褐山街道社会治理新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广应用,为“鸠”地起飞,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作出更大贡献。